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篇1
关键词:快递包装;回收;绿色发展
一、我国快递包装的发展现状
在快递业高度繁荣之际,日渐增长的快递包装出现了绿色环保危机,与恶性市场竞争一起不断侵蚀着这个新生行业的光环。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预计2016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通常消费者收到快递之后,各种快递包装便被丢弃在垃圾桶里。于是这275亿件快递包裹,变成了275亿个包装物垃圾。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实现快递包装的有效回收成为快递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1.快递包装回收意识淡薄
由于快递包装的再利用价值低,消费者收到快递后,很少考虑到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只有少数消费者会将结实些的纸箱留作收纳箱,大多消费者将快递包装毫不犹豫地送进垃圾桶。目前快递行业使用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纸箱、胶带、塑料袋和塑料泡沫等,而保洁员、回收员往往只青睐于纸箱。随着包装越来越严密,五花大绑后的纸箱拆解困难,也就不与回收。
快递包装的回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拣需要人员,堆放回收的快递包装需要很大的场地,所以大多数快递公司都没有回收业务,只有少数电商尝试了纸箱的回收利用,但对于庞大的快递包装家族而言,这些远远不够。
2.包装材料不够绿色
目前快递行业所使用的塑料包装材料,以塑料胶带和塑料袋为例,其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填埋在土壤中需要近百年才能降解,严重污染环境。另外使用后的胶带,破损的塑料袋等都不能循环使用,甚至部分包装材料还有一定毒性,危害人体健康,这些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堪忧。
3.消费者隐私的泄露
现行的快递单都是直接贴在包裹上,由于快递单的一次性使用特性,很难直接从快递包裹上去除。而快递单上的信息通常包括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地址等私人信息,对于注重隐私的现代人来说,个人信息不愿意外泄,加之考虑到隐私的泄露带来的恶劣后果,消费者大多不愿意将快递包装交给回收人员。
4.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早就制定了包装回收的政策法规,高度重视和支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而我国在包装回收方面零散的标准与规范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另外我国政府对垃圾发电、污泥处理等环保项目都有补贴,但却没有覆盖到快递包装回收。
三、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
根据目前快递包装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可以明显看出大多数的快递包装依然未能得到充分再利用,回收比较困难。为此,建立一个完整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成为快递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1.核心思想
快递包装的回收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意义深远,不仅仅是快递行业,在这条产业链上政府、包装企业、快递企业、消费者都应积极参与,共建快递包装的回收体系。所以,“绿色发展,多方参与”是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核心思想。
2.运作流程
(1)建回收站、设回收箱。在快递收发件服务中心建立包装物回收站,配备1-2名回收员。在回收站设置不同的存储空间,根据回收包装的损坏程度可以按等级设置一二级存储区,损坏程度最低的包装放置到一级储存区,损坏程度较高的回收包装放置到二级存储区。再根据包装材料的分类,在各等级存储区中划分ABC类存储区,纸箱纸盒类包装设为A区,塑料袋类包装设为B区,塑料泡沫等填充物类包装设为C区。另外在小区门口、学校宿舍楼下等地设立回收箱。
(2)收集快递包装。快递包装收集以资源再利用的价值为标准,可采用积分制、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将包装送回附近的回收站。根据回收包装的损坏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累积的积分可以用于寄件时运费的抵扣。回收站建在收发件中心,部分消费者拿到快递后会立即拆解,回收站可以提供桌子,小刀等方便消费者拆解,同时安排回收人员宣传积分或小礼品的回收活动,然后鼓励消费者拆件后顺便将包装兑换给回收站。也有部分消费者取件后拿回去拆解,对此鼓励消费者将快递包装送到住宅附近的回收箱,回收站再定期安排回收员去取。
(3)进行包装分类。回收员将收集到的包装需进行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存储区。将质量较好、外观完好的纸箱、塑料袋、塑料泡沫等放在一级存储区对应的ABC区;将有些许破损的纸箱纸盒和塑料泡沫等存放在二级存储区的对应位置。
(4)处理快递包装。快递包装回收的价值在于它的处理,将存放在一级存储区的包装物进行简单加工后直接用作寄件包装,循环利用快递包装降低快递企业的包装成本;将存放在二级存储区的包装物既可以出售给废品回收站,获取一定的运营资金,也可以回售给包装生产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根据目前快递业的运营现状,收发件快递服务中心的业务严重失衡,末端消费者的收件量远高于寄件量。快递车总是满车送件到快递中心,回程时只有少量的快递。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消耗很大的成本。快递包装的回收业务可以根据最优路线的原则,将一二级存储区的包装物随送件车配送到相应的包装物处理的地方,降低车辆空载率,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篇2
1869年,美国印刷工人赫特兄弟发现,把樟脑的酒精溶液当做增塑剂,将樟脑加到硝酸纤维素中,硝化纤维竟变成了―种柔韧性相当好、硬而不脆的材料,在热压下这种材料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的制品,这种材料被称作“赛璐珞”,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由化学改性而来的天然塑料。赫特兄弟这一次发现的动力,是因为南北战争后台球运动在美国的上层社会越来越流行,但台球厂的老板却苦于做台球的原料象牙越来越难得,便以1万美元做奖励,寻找象牙的替代材料。
赛璐珞真的可以做成台球,但据说赫特兄弟并没有得到1万美元,他们自己建立了工厂,除了生产台球外,还用来做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及电影胶片。塑料会“模仿”象牙,会“模仿”金属,会“模仿”木头,它什么都是,所以它什么都不是。上层社会的台球因为塑料变成普罗大众的游戏,塑料将曾经的奢侈品变成大众肖费品。人们依赖塑料的便宜、便利,同时厌恶它廉价、低劣,毫无美学价值。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更让塑料无处容身,它不可降解,从不消失。废弃塑料难以自然分解,地球上的固体废物不断增加;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如果被海洋生物误食,很可能窒息、中毒等,影响海羊生态;焚烧废弃塑料又可能带来空气污染……谁还会想到,塑料的涎生从某种意义上延缓了非洲象灭绝的脚步。
人们扔什么就把什么给禁了吗?
6月底,记者就塑料的是非问题采访了国内某行业专家,
“我只是希望能够为你们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数据,又不是追求这个名誉,就以行业专家的身份来写就行了。”采访结束时,对方一再要求不用透露身份,他说自己很多时候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就是怕报道会断章取义,“我并不只是说塑料怎么怎么好,我也有说它的缺点。”
Q=《旅伴》
A=不愿透露姓名的塑料行业专家
Q:塑料行业的规模有多大?
A:从世界范围来讲,如果讲体积的话,塑料远远超过钢铁的用量,钢铁―年要用14多亿吨,用掉的塑料是20多亿吨钢铁的体积;在我们国家,按体积算,每年用掉的塑料跟钢铁是基本相当的,你看到多少钢铁,就能看到多少塑料。
Q: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核心是因为它不可降解吗?
A:塑料最主要的性能正是因为它的耐久性,它在常温常态下耐久性长,这是它的优势,但是使用价值没有了,把它扔了不易腐烂,这又变成它的劣势了。塑料还有一个特性,它是石油副产品,能燃烧,着起来很厉害。现在使用的塑料产品都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所有对塑料的负面评价要一分为二看。现在有人在炒作,有人在诋毁塑料,因为塑料的竞争性无与伦比。但塑料使用不当,你扔了以后不回收、不合适处理就是对环境的危害,这不是塑料本身的问题。
Q:那中国回收塑料的状况如何呢?
A:在中国大陆,每年要回收1200万吨废塑料,加上进口800万吨废塑料,一年回收废塑料2000万吨的量应该是存在的。而我国2010年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6365万吨,其中进口量为2390多万吨。这6365万吨是纯原料,加上之前提到的2000J5-~屯废塑料,还有再加上相关助剂约300万
塑料
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塑料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质轻,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但同时,塑料在自然界无法降解,废弃后如不回I恢处理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限塑令”
中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执行“限塑令”,与普通消费者直接相关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二是“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吨,总体塑料消费量达到8665万吨,按此计算,我们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就达到了64公斤,远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但是比发达国家还很低,比利时最高达到200公斤,美国约170公斤,日本约120公斤。
所以,一个是我们每年进口的塑料原料就是合成树脂量很大,一个是我们人均水平低,意味着发展潜力很大。塑料在我国方兴未艾,只要回收再利用工作做好,就是利国利民的战略型、资源型、环保型的新兴产业。
Q:也就是说每年有很大部分塑料没有进入回收环节?
A:没进入回收环节的很多了,因为很多种塑料还没有到报废期,仍在使用和发挥作用。不同种塑料一定要分类分开回收,这个是有难度的。我们把垃圾叫城市矿藏,塑料肯定是其中一种,除了超薄的塑料袋有不大的回收价值或者回收难度比较大,其余成为废塑料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得到回收。我们任何一个不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加10%的废塑料可以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的,有的产品加到30%还是不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我们提倡回收利用废塑料。这是目前人类先进程度的表现,也是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责任采取的节约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也是国家政策提倡和鼓励的。
Q:单就塑料袋而言,它是没有什么回收价值的?
A:人们用完塑料袋,又把它装垃圾扔掉,我们国家又以填埋为主,一场大风刮得漫山遍野都是,造成视觉污染,它的回收价值不大,没人捡,所以薄的塑料袋就限制使用。但是你不用塑料袋你用什么袋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袋子它的环保性、节能性,它的绿色、低碳比得上塑料袋,从它的原料到使用寿命结束,塑料袋是最环保的,只不过收集不起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陆晓中老师把垃圾里的塑料袋压出托盘来,相当受欢迎,这是一个解决方案。至于怎样才能大规模做就是国家的问题,从我的角度讲,没有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Q:你如何观察“限塑令”颁布三年来的效果?
A:对于超薄袋的禁止,我是直接的参与者。“限塑令”出来两三个月,我们国家塑料袋厂就大规模倒闭或转产,超市里塑料袋用量减少了四分之三。但是现在塑料袋禁了,垃圾袋销量上升了,所以我们垃圾袋用降解材料做,大家扔就好了,但也需要堆肥才能降解。我们提倡塑料是种有限的、珍贵的资源,应该重复使用,减少使用,不要浪费、奢侈地去用,任何一种资源都要把它效能发挥最大。如果说塑料袋确实不如其他袋子,那人们就用其他去了,这是市场的选
择,它的性能非常之好,其实无纺布还是变相的塑料袋,人们说无纺布是环保袋,我们一听就笑了。
Q:需要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还是让市场做选择?
A:我再表个态,市场上任何一种塑料制品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现代化的一种需求。塑料以前是满足吃、穿、用等普通的消费,现在我们的材料升级了,工艺升级了,正在向建筑、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等高层次领域扩展,它是整个社会绿色发展的手段。塑料袋,我认为不仅是市场的选择,也是老百姓和社会的选择,任何一种材料都应该放到同一个起跑线、同一个政策环境下去评价,比一比谁是绿色的、谁是环保的,不能因噎废食,难道人们扔什么就把什么给禁了吗?你不能说这个餐盒不好回收就不用它,你得从它的生命周期和本身性能的评价、社会使用的评价、老百姓的评价、再看看国际的反应,综合各方面去评价才是最客观的。比如我们的食品没有塑料的包装,近期做的食品不久就会变质,塑料材料为食品保质保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又是节约节能的概念。用塑料袋应该收环境税
2008年3月初,中国限塑政策行将施行之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毛达和其他几位来自民间组织和高校的环保人士共同组建了“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政府建言献策,为公众提供信息支持。“很多环境政策都有问题,问题不是出在环境本身,而是出在制定这些政策的过程之中。我们希望借助‘限塑令’这样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政策,从自己的实践来找这个过程中和政府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我们不是随便说说,我们希望是有道理、有调查的。”
“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准备在今年暑假再次对北京“限塑令”执行情况展开调查。在最近一期《2010年商品零售场所“限塑令”执行情况调研报告》涉及杭州、哈尔滨和郑州三个城市。
调研报告显示,三个城市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连锁超市的比例为63.0%,三城市中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连锁超市的比例较2009年有所下降。在连锁超市以外的零售场所,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商家比例仅占26.3%。在连锁超市中,43.7%的消费者没有自带购物袋而全部购买或索取新的塑料购物袋,43.7%的消费者会在自带购物袋不足的情况下购买或索取新购物袋,全部使用自带购物袋的消费者占2.2%,另有2.2%的消费者会滥用手撕袋等政策豁免的购物袋。而在超市以外的零售场所,以上四种情况所占比例分别为41.2%、36.4%、4.4%和9.9%
调研报告认为“限塑令”的效力正在下滑,消费者的购物袋使用行为却比“限塑令”前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篇3
【关键词】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田间试验;定量;抗张强度;温度;湿度
1塑料地膜的使用情况
农用地膜覆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由于地膜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保肥、防虫、防寒等显著优点,加上我国处于季风地带,80%以上的耕地存在干旱、低洼或盐碱等障碍因素,使得地膜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农田中应用最广泛的地膜多数为超薄型塑料地膜,超薄型塑料地膜在使用周期过后会形成大量的地膜碎片,使土壤清理变得十分困难,加之塑料是单体聚乙烯或其他合成聚合物,本身具有分子量大、性能稳定、在土壤中难以分解的特性,这样年复一年地使用,塑料地膜的残留将严重降低土壤的通透性、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运移,对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给耕作、播种和作物的生长带来困难,将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对农业的影响之外,土壤中裹含着大量的塑料残膜也会对环境、水土造成危害,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是“白色污染”。
2植物纤维全降解纸地膜使用的意义
解决塑料地膜残膜造成的“白色污染”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解决办法总结起来有2条:一是把地里的塑料膜都拣出来,将其进行回收;二是使用无污染可降解的地膜,让它源于自然再回归自然。事实证明,被广泛使用的超薄型塑料地膜在回收时很容易被扯破,进而碎成指甲盖大小,很难捡拾。即使是使用厚一些的便于捡拾回收的塑料地膜,但我国这么大的使用量,不仅单位成本较高、回收工作强度极大,而且做起来也很不容易。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是以二次植物纤维作为原料,采用多元结合的制浆、造纸工艺加工生产的农用纸地膜,所用的原料是天然纤维素材料,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基构成的链状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无毒且易于生物降解,可通过自然界微生物、酶降解,最终形成CO2和H2O回归自然,因此属绿色环保产品,采用二次植物纤维为原料能有效地降低纸地膜的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
3实验材料
3.1实验所用的材料
(1)本色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定量40g/m2,厚度0.05mm,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生产。
(2)黑色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定量40g/m2,厚度0.05mm,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生产。
(3)塑料地膜:定量25g/m2,厚度0.008mm,吉林省白山市喜丰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2实验地点
辽宁省阜新县中科院生态研究所863节水实验基地中心实验田。
3.3实验条件
4月中下旬开始,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仿效实际地膜铺设和播种深度。
4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和塑料地膜表征指标的数据分析
4.1定量的变化
4.2抗张强度的变化
4.3温湿度的变化
温湿度是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气候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能使酶的活性和催化能力达到最强,这就是种子萌发的最理想条件,能改变植物根系的生长、呼吸作用与养分的吸收。在自然环境不具备这一温湿度条件时,地膜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实验方法:在地表面覆膜,测定膜下20cm处的温湿度,采用日本ISUZU温湿度记录仪,测定图表如图1、图2(图1、图2为随机的同一天24h的温湿度走向)。
5结论
综上所述,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在铺设、作物出苗过程中,无论是在温湿度的保持,还是在铺设工作上,都同塑料地膜有着同样的作用;而在降解方面,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在地下70d内能全部降解结束,回归自然,这无论是对环境还是人类生存安全都有深远的意义,将会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推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等.我国可降解地膜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科技,2010,23.
[2]贾珊珊等.植物纤维地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山东纺织科技,2011,5.
[3]中央电视台《农田里的“白色污染”》《焦点访谈》2013年5月8日.
作者简介:
宇春玲(1966-05-04),女,本科(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纸及纸制品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轻工产品检测及方法研究;轻工产品检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塑料回收现状(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赢在专注作文(整理4篇) 2024-09-11
塑料回收现状(收集3篇) 2024-09-11
春在人间的作文(整理9篇) 2024-09-11